芒果体育新闻

再次引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前行

2025-04-2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这是国内第一份针对跨境金融服务的专门文件,共提出18条重点举措。包括支持银行基于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开发存款产品,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参考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化定价等创新举措。

  业内人士表示,这份文件对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2月1日,习在上海考察期间指出,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上海金融业正在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答卷。

  2023年11月28日,习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调研时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上海期货交易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为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9月2日,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有色金属类期货品种实现期权产品全覆盖。这些品种的推出,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有效保障企业稳健经营,满足企业高水平风险管理精细化和多样化需求。

  半年后,2025年1月1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与大阪交易所联合举办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签约发布会。不同于以往结算价授权需要进行汇率换算的方式,此次授权合约拟采用“上海胶”价格直挂的形式设计,授权合约直接跟随和反映“上海胶”期货价格。通过交割结算价授权的方式,将有助于更多国际市场交易者通过境外交易所的平台,参考使用我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

  经过这几年的持续上新,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产品覆盖度不断完善,大宗商品的“上海价格”正在走向全球市场,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4年,上海金融界发生了一件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事项。2024年9月5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同步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2025年4月11日,重组完成的国泰海通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更名上市,A股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国泰海通”。这次合并的意义重大。在合并前,中央和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优做强。同时,两家券商又同属上海国资,市场普遍认为,本次合并重组,有利于整合上海金融国资优势资源,打造一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投资银行,有效健全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要素体系,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

  这次合并体现了一个趋势——金融机构正在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转变。这种能级提升同时体现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上。2025年3月29日,4家新设金融机构在上海举行集体开业仪式,分别是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安盛环球再保险(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增加到1782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超过30%。法巴证券董事长郭志毅更是直言:“所有的外资金融机构都需要关注中国。芒果体育官网

  外资机构“用脚投票”,投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另一个特点——对外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表示:“更高水平金融开放是更高水平配置国际金融资源的基础,高水平配置国际金融资源则是实现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必然路径。”

  一方面,这要求上海能够引进更大范围的金融资源,并且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金融市场实现要素资源的辐射和配置。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为境内企业出海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后盾,支持中国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走出去,形成国内国际资源的交汇和联动。也就是说,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就是“引进来”的重要一环。2023年6月,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在上海启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临港新片区全面启动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不到两年时间,聚焦再保险领域的险企正在上海不断集聚。截至2025年3月末,已经有22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再保险分公司等机构在上海临港设立。目前,登记交易中心再保险业务的登记规模已经超过1100亿元,2025年登记金额和交易金额有望跃上新台阶。

  最近,中国银行和中国人保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中国银行、中国人保共同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具体落地措施。其中提到,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将共建海外服务网络,把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球主要港口和城市,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理赔等服务。这无疑是上海的一个新机会。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习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而金融服务作为主要融资渠道,一些难题需要被解决。

  传统上,商业银行以抵押品价值确定贷款额度,而科技企业普遍重研发、轻资产。在传统商业贷款里,技术并不“值钱”,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之间就这样产生了错位。这种错位也能够理解——对银行来说,芒果体育官网芒果体育官网做100家小普惠客户的回报,还不如做一家大客户,前者需要投入成百倍的力气,承担的坏账风险也更大。

  但这个难题,金融业必须解答。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只有在关键时刻加大扶持,才能不错过千里马。现在,在缺少资金的中小微企业主面前,已经有了上海提供的一道多选题——

  通过扫描上海各区“千企万户大走访”的二维码,在线填写提交融资需求,很快就会有银行前来联系落实;交通银行最新的“科创易贷·智慧知产贷”,可以通过企业的公开数据,迅速自动匹配信贷额度;今年4月,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发起成立上海天使会,通过推动中国专业天使投资人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存量财富有效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业的深度融合。

  除了服务科创和普惠,支持绿色转型也是金融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在上海,面对绿色金融这道必答题,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主体不断扩容,一个真正的枢纽正在形成。

  4月16日,全国首单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交所绿色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亮相。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和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共同探索,依托绿金平台的公共绿色认定功能为绿色债券发行提供支撑,降低企业绿色债券发行成本。首单“中电投融和租赁新源第9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已在上交所发行,由绿金平台识别的绿色项目作为其基础资产。

搜索